提升金融素养,争做金融好网民

2018/09/18

一、“金融好网民”的内涵和行为指南

“金融好网民”的内涵:掌握基本金融知识,具备投资风险意识,传播金融好声音,树立同心圆意识、责任担当意识、依法上网意识、文明上网意识、技能提升意识、网络安全意识等新时代中国好网民意识。

“金融好网民”行为指南:讲诚信、守底线,不制造、不传播金融谣言,自觉抵制非法金融广告、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以及“校园贷”、“现金贷”等现象。


二、如何做好金融好网民

(一)金融消费者要增强自身风险责任意识

一是多问。涉及具体金融产品的广告,都应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可以询问该公司是否具备发行金融产品和投放广告的资质,询问推销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证明,询问产品存在的风险和目标群体。

二是多想。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之前,想一想广告中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在哪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大。个人应对自己做出的金融决策负责,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当金融广告的收益让人心动时,不妨先去做一下风险承受能力测评,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后再做出明智的决策。

三是多学。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广告层出不穷,金融产品和服务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但是金融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金融消费者应通过学习和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金融行为习惯和态度,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

(二)面对常见非法金融活动五步应对方法

近年来,老百姓“钱袋子”被戳破的事情时有出现,这些事件主要集中在非法金融广告、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以及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等。低净值人群的金融能力和风险责任意识较弱,难以自觉远离和抵制非法金融活动。因此,低净值人群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时可通过勤学、多思、慎行、善改、明责五步骤来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坚决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1.勤学。广泛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自身识别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一是涉及非法金融广告,应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互联网金融基本知识,掌握常见非法金融广告类型及识别方法以及被非法金融广告误导的救济途径。二是涉及非法集资,应明辨常见的线上、线下非法集资方式,例如“金融互助为名的传销”、“畸高年化收益率的P2P圈钱”、“存单变保单”、“银行‘飞单’”、“高额贴息揽储”等。三是涉及电信诈骗,应了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识别方法、防范和补救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邮包诈骗、冒充熟人诈骗、中奖信息诈骗、网购诈骗、电话欠费诈骗、退税诈骗、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诈骗、虚构股票个股走势诈骗、贷款诈骗、以“假车祸或摔伤住院”为名的诈骗、虚构绑架事实的诈骗、QQ诈骗、发送虚假招聘广告诈骗、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发布敲诈勒索信息诈骗等。四是涉及银行卡盗刷,应掌握银行卡、移动支付、个人信息保护等基本知识。五是涉及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学习网络借贷、助学贷款等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了解和掌握合法助学信贷渠道。

2.多思。多多思考,提高警惕,避免盲目、冲动地进行金融交易。涉及非法金融广告,当金融广告的收益让人心动时,要思考广告中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在哪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大。涉及非法集资,对高收益的诱惑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妄想“天上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涉及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要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想一想使用有害网络借贷是否有能力偿还高利息,是否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影响,对不良网络借贷应有抵制能力。

3.慎行。规范自身金融行为,谨慎使用金融工具,避免自己陷入预先埋伏好的非法金融陷阱中。涉及电信诈骗,不轻易将个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规的机构、网站中,网银账号、普通社交账号密码要区分,密码定期修改,谨防信息泄露。涉及银行卡盗刷,养成规范使用银行卡、自我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良好习惯,正确使用和管理支付工具,防范银行卡盗刷等不法侵害。

4.善改。发现自身固有的行为偏差和错误交易习惯后,要积极改正。金融消费者一旦发现或经人提醒自己参与到了非法金融活动中时,要坚决停止。不规范的经济活动蕴藏着巨大风险,尤其是参与非法集资的金融消费者应认识到非法集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果断退出。青少年也应果断中止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防范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对自己经济、精神甚至是生命的侵害。

5.明责。明确掌握自身在金融交易中应承担的责任。金融消费者在正常的金融交易中要树立责任意识,明白其“自享收益”的同时,要“自担风险”,因此,要自觉远离非法金融活动,避免盲目投资和冲动交易,承担正常的金融交易风险,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


三、强化网络支付安全意识

(一)确保终端安全

1.及时更新杀毒软件,操作系统补丁。

2.直接从官方网站上下载安装银行、第三方支付的控件和软件。

3.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他人发送过来的链接,文件。

(二)妥善保管个人敏感信息

1.身份证信息、账户信息、银行卡信息、手机号等要妥善保管,不轻易提供给他人。

2.不轻易在小网站或不知名的网站上预留以上信息。

(三)重视密码安全

1.要设置个性密码,单独设置,不与其他公共场合常用的密码相同。

2.不要使用连续、重复、简单的数字组合或与本人生日,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相关的数字信息。

3.短信验证码,动态口令等动态密码涉及到账户安全、资金安全,不提供给任何他人,包括自称为工作人员或客服的人员。任何索取短信验证码的行为都属于诈骗行为。

4.经常更改所适用的支付密码,尽量将支付密码和交易密码区别开。

5.妥善保管支付口令牌等支付安全工具,不要将其交付他人。使用完毕后应及时从电脑上取回。若遗失,尽快办理挂失及补办手续。

(四)充分使用银行或支付机构提供的各类安全产品

银行或者支付机构提供的各类安全工具或者产品,针对性强,安全保障比较好。用户在使用网络支付时,务必充分使用这些安全工具或者产品,比如申请数字证书、开通手机动态口令、短信提醒等服务,以提高账户及交易的安全性。

(五)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

1.绑定支付的相关银行卡内资金不要预存过多,尽量使用Ⅱ、Ⅲ类银行账户。

2.设置交易提醒和交易限制。

3.尽量不要在网吧、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银行,若在公用电脑上使用网上银行,请务必确认所有信息都被清除后再关闭电脑浏览器。

4.一旦手机丢失,要及时挂失,避免带来损失。